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以人大高质量履职赋能建设清远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以人大高质量履职赋能建设清远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网讯 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强化广清一体化专项监督,积极动员各级人大代表担当作为……10月28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通过强化重点领域立法、精准实施监督推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健全协同工作机制等举措,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与政府形成工作合力,以人大高质量履职助力我市加快建设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
把好产业发展方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2月,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动员全省上下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5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为全省各级人大更好发挥资源优势和职能作用、推动各级人大与政府形成工作合力提供了法规依据。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清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广清一体化深入推进,产业转移主平台成效显著,“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以及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加快发展,但仍面临产业链协同不足、创新动能偏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挑战。“为凝聚全市合力、破解发展堵点,通过法定程序将市委工作部署转化为全市共同行动,出台《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治保障作用。”
《决定》明确提出,坚决落实市委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和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定位,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产业发展“三大引擎”和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五大百亿+”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低空经济、银发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扶持做强文旅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以高质量履职助力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紧扣人大履职主线
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印发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牵头成立清远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先后召开三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作出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履职重点,全面融入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推动清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更大成效。
《决定》共六部分10条,立足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三大职能,紧扣清远产业发展实际,与政府形成工作合力,助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立法,《决定》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条例等“产业急需”立法的同时,提出创新广清协同立法机制,探索园区共建、要素流动等跨区域规则衔接,推动清远产业融入大湾区产业链。此外,明确深化“站点融合”,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让立法更贴合企业和群众需求。
《决定》明确了监督重点,一方面,开展广清一体化专项监督,紧盯“百千万工程”、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清远特色现代农业等任务,评议营商环境一体化推进情况。另一方面,强化关键领域监督,包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执行监督、重大产业项目专项监督,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决定》提出了代表履职路径,通过提升代表能力,组织围绕“百千万工程”、产业转移等重点开展调研,引导产业科技界代表建言献策;丰富活动形式,通过专题视察、代表小组活动等深入企业一线,在“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破解企业难题;加强建议督办,推动产业发展重点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完善民意收集反馈全链条机制。
《决定》明确要构建联动格局,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牵头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市县联动会议,统筹协同立法、跨区域监督;指导基层人大立足特色开展差异化监督,形成“上下贯通、全域协同”的工作态势,督促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决定》还提出构建多维度宣传体系,加强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推广先进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讲好人大助力产业发展的故事,凝聚全社会支持合力。
“《决定》将推动构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推动、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字:许甜 潘伟丽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