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生:助推撂荒地“逆袭”致富田 粉葛产业开启致富新篇
黄华生:助推撂荒地“逆袭”致富田 粉葛产业开启致富新篇
本网讯 在佛冈县潖江河畔水头镇桂田村段,连片的粉葛地绿意盎然。曾经杂草丛生、荒芜沉寂的地块,如今变成村民的“致富田”,这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佛冈县水头镇人大代表黄华生的努力,他示范带动村民盘活撂荒地种植粉葛,不仅让这些撂荒地迎来了“新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深入调研 精准定位产业方向
作为人大代表的黄华生,一直心系村庄发展。他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让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黄华生对此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他穿梭在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每一块撂荒地的土壤状况,询问村民种植经验;同时到周边乡镇考察学习盘活土地的成功经验;他还积极与农业专家沟通交流,借助专业力量为桂田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经过多番调研与论证,评估种植的成本、风险和收益,黄华生将目光聚焦在了粉葛种植上。粉葛,作为一种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经济作物,既能在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良好生长,又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蔬菜销售,其加工产品如葛根粉、葛根茶、竹山粉葛面等在市场上也备受青睐。
示范带动 试点突围
决定发展粉葛种植后,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动员村民参与。许多村民对种植粉葛心存疑虑,担心投入得不到回报。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2024年,桂田村村集体租赁土地、购置生产设备入股,黄华生以土地、人工入股,连片种植了80亩粉葛。为试验不同品种的粉葛产量及品种,黄华生还把撂荒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种苗。
粉葛苗下地后,技术问题又摆在了面前。水头镇桂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黄华生、黄振兴等驻站代表到素有“中国粉葛之乡”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和平镇实地调研,了解粉葛的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2024年,桂田村80亩粉葛迎来丰收,水头镇桂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对接资源,推动本地粉葛龙头企业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以保底价收购粉葛,确保粉葛收益。
有了村集体和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2025年,黄华生种植粉葛40亩,带动周边村民种植50亩。
技术帮扶 保障种植成效
为了让村民掌握科学的粉葛种植技术,黄华生积极与佛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沟通协调,邀请专业的农技人员到粉葛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6、7月份这段时间剪除细弱根,保留2-3条粗壮根;修根后用复合肥促进块根膨大;采收前两个月要停氮肥……”除了现场指导外,黄华生还组织建立粉葛技术服务微信群,技术人员不定期在群里发布种植粉葛注意事项、田间管理要点等。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帮扶措施,村民们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粉葛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为减轻村民的种植风险和负担,黄华生联系了佛冈的农业龙头公司,让对方以提供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的形式入股。
拓展销路 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粉葛将于年底成熟,销售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让粉葛顺利进入市场,黄华生及水头镇桂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他们一方面促成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以保底价收购粉葛,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本地餐馆、企业工会等建立直采关系,保障了年度粉葛的稳定销售。
如今,村民们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还能到粉葛地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眼下,黄华生又有了新规划:“等水头镇农产品加工中心建成,我们就联合企业开发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饮料,把粉葛产业链拉长,让‘土疙瘩’产出更多‘金疙瘩’!”
从撂荒地到“致富田”,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发展,黄华生用实干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桂田村的乡村振兴种下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绿田”。
图文:黄晓珊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