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南岗云上梯田产出生态米、结出“幸福果” - 清远市人大网(新) - /info/9000218601 清远市人大网

连南南岗云上梯田产出生态米、结出“幸福果”

发布时间:2025-10-16 11:35 来源:平台管理

连南南岗云上梯田产出生态米、结出“幸福果”

 

本网讯 金秋的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村,云上梯田稻浪翻滚,金灿灿的稻穗映照着村民们的笑颜。这片曾因山高路远而沉睡的撂荒地,如今不仅成了增收粮仓,更是吸引游客打卡的景区。这背后凝聚着五位人大代表的智慧与汗水。

作为政策落地的执行者、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唐春明、邓林、邓龙锋、邓观音妹、唐京口一等五位人大代表,近年来以实干担当扛起“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任,在粤北高寒山区奏响一曲乡村振兴乐章。

破局

“基建+生态”唤醒沉睡土地

“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人大代表要冲在最前面。”面对南岗村“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块零散的困境,连南瑶族自治县人大代表、南岗村党总支部书记唐春明,将“千年瑶寨云上梯田”项目作为激活土地活力的核心抓手,带头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项目推进中,代表们拧成一股绳,分片包干、逐项攻坚。三排镇人大代表、南岗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邓林主动牵头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推动新建机耕路710米、加固田基416米、修建护栏520米,彻底解决了农机“进不去、转不开”、农田“易流失、难灌溉”的老问题。

三排镇人大代表唐京口一则聚焦生态种植,带领村民选用优质丝苗米品种,推广“山泉水灌溉+农家肥施肥+全程无农药”的种植模式,让南岗丝苗米凭借“香软可口、营养丰富”的优势,成了市场“香饽饽”。他说:“以前地荒着心疼,现在路通了、田固了,种出的米还能卖好价,我们太开心了!”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增收

“就业+销售”筑牢民生底线

“项目要推进,群众要受益,这是我们当代表的初心。”五位代表始终把“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针对监测户就业难题,三排镇人大代表邓观音妹主动摸排村内劳动力情况,联合广州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优先流转监测户土地,并设立“梯田就业岗”,聘请25名群众参与田间管理、种植收割,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在梯田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正在收割稻谷的邓阿姨,正是代表们“就业帮扶”的直接受益者。

为解决“好米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唐春明、邓林等代表多次与驻村第一书记沟通,以“以购代帮”打通销售渠道。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广州环投集团、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审计局、广检集团等单位纷纷定向采购,今年预计销售丝苗米6万多斤,让村民的“粮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

融合

“农旅+品牌”拓宽振兴路径

“梯田不仅要产粮,更要成为瑶寨的‘新名片’。”随着梯田复耕见效,代表们立下这样一个目标,将目光投向“农文旅融合”,推动梯田从“单一产粮”向“多元增收”转型。

唐春明带头提出“梯田免费开放”理念,将层层叠叠的金黄梯田与千年瑶寨吊脚楼、云雾群山串联,打造成“网红打卡点”。

县人大代表、南岗村委会副主任邓龙锋则主动当起“导游”,向游客讲解农耕文化、瑶族风情,引导游客体验稻田漫步、稻穗采摘;邓观音妹牵头组织村民摆摊售卖瑶绣、腊肉等特色产品,让游客“带走乡愁”的同时,也让村民的手工艺品有了更广阔的销路。

今年国庆假期,南岗梯田吸引游客5000多人次,带动乡村旅游收入显著增长,“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让“撂荒地”真正变成了“幸福田”。

南岗村的蝶变,是五位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履职为民的生动写照。未来,他们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提升丝苗米品质、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农耕体验+观光打卡+农产品销售”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让云上梯田不仅产出“生态米”,更孕育出沉甸甸的“幸福果”,绘就乡村振兴新答卷。

 

 

来源:南方+

文字:黄津 陆景

 

地址:
清远市人民二路18号市机关办公大楼1号楼
联系我们:
qyrdb@21cn.com
版权:
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清远人大官方微博
清远人大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