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心赚大钱!连州人大代表“组合拳”让菜农腰包鼓起来
小菜心赚大钱!连州人大代表“组合拳”让菜农腰包鼓起来
本网讯 镜头前,连州市西岸镇人大代表唐伟华手持翠绿欲滴的连州菜心,热情洋溢地向屏幕另一端的“家人们”展示:“看!这就是咱们的连州菜心!脆甜多汁,山泉滋养的清甜味,尝一口就忘不了!”
从田间地头的寻常蔬菜,到如今享誉粤港澳的“金名片”,连州菜心的“出圈”之路,也凝聚着众多人大代表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或以“网”为媒、以“屏”为犁,深耕流量沃土,让菜心“声名鹊起”;或扎根产业、联农带农,夯实发展根基,让菜心“结出富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代表变主播
乡村直播间链动湾区大市场
连州菜心是清远市重点发展的“五大百亿”现代农业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综合产值达18亿元。在信息奔涌的数字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藏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跨越千山万水,直达消费者的餐桌?来自连州菜心重要生产基地西岸镇的人大代表唐伟华率先破题,化身“新农人”,将履职阵地搬进田间地头,搬上小小屏幕,用一部手机、一腔热情,架起了连州菜心直通粤港澳大市场的“云端金桥”。
作为清远市乡村新闻官,唐伟华深谙“好产品更要会吆喝”的道理,主动扛起了连州菜心的品牌宣传大旗。从零开始学习短视频制作,他背着设备穿梭于阡陌之间,将菜心沐浴晨露的生长、农户精心采摘的劳作、丰收时节绽放的笑颜,一一化作打动人心的网络影像。
他的镜头里,露珠在鲜嫩的叶片上滚动,老农传授着挑选的独门秘籍,更传递着“从田间鲜到舌尖”的品质承诺。如今,他的账号累计播放量超200万,众多网友循着“网线”找到产地,成了连州菜心的忠实拥趸。
流量只是起点,赋能才是关键。唐伟华在调研中发现,要让乡亲们真正分享数字红利,必须搭建更专业的平台。他提出建设乡村直播间的建议迅速落地。如今,河田村的直播间里,村民轮流上阵当起“新主播”,唐伟华则化身“导师”,倾囊相授直播技巧。“直播间就是咱乡村振兴的‘新农具’!”
凭借“人大代表+乡村新闻官”的双重身份优势,唐伟华既懂政策导向,又通传播规律,成为连州菜心从“云端热度”走向“市场实绩”的关键“搭桥人”。
代表办企业
标准化种植鼓起农民钱袋子
如果说唐伟华是连州菜心品牌的“首席推介官”,那么来自连正公司的人大代表陈鸿宾,则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耕者”。
品牌叫响了,市场打开了,如何确保连州菜心产业行稳致远,让农民持续增收?这需要更深厚的产业根基。陈鸿宾给出了他的答案——以工业化思维深耕农业,用标准化生产提升价值,让小小菜心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黄金产业”。
作为人大代表,他始终在思考:“如何让菜心产业根基更稳,让农民笑容更甜?”2016年,陈鸿宾带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思路,坚决回到家乡发展菜心种植。他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提供优质种子、全程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敞开收购,彻底解决了农户的“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后顾之忧。
“跟着陈代表干,种得安心,卖得放心,每亩增收上千元!”参与种植的农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今,其标准化种植基地规模已扩展至6000余亩,成功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成为连州菜心名副其实的核心产区。
在陈鸿宾看来,产业的长青之道在于“两条腿走路,既要鲜菜俏,也要深加工强”。他一方面带领团队积极开拓市场,将鲜嫩的连州菜心送进珠三角各大商超,端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餐桌;另一方面,他敏锐布局产业链延伸,开发出菜心干、菜心酱等高附加值产品,显著提升了产业抗风险能力和整体效益。
“人大代表履职,就要为产业谋长远,让农民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陈鸿宾的话语,道出了他扎根产业、造福乡梓的初心。
一颗颗青翠的连州菜心,正串联起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西岸镇,在连州大地,像唐伟华、陈鸿宾这样躬身力行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他们扎根泥土,心系百姓,或在云端开拓市场,或在田间夯实根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条充满希望的“菜心之路”。
小菜心,大作为。如今,这颗承载着清甜滋味与人大代表初心的“翡翠绿”,正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不断结出惠及万千农民的“致富菜”。
来源:南方+
文字:黄津 谢晓湘 黄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