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奇:躬身田间听民意 办好实事惠民生
文多奇:躬身田间听民意 办好实事惠民生
本网讯 “群众不上门,我便下田去。”这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大代表、福堂镇永丰村“两委”干部文多奇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每逢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节,文多奇常常挽起裤脚,和村民一起插秧收稻,边干活边唠家常。谁家田里缺水了、哪段沟渠堵住了、病虫害怎么防治……一个个难题在“田埂唠嗑”中被及时掌握,并在代表的推动下得到化解。这种接地气的履职方式,不仅拉近了文多奇与群众的距离,还推动了多项民生微实事得到更高效的解决。
俯身田间地头 保灌溉促丰收
“文代表,今年收成有点愁啊”“你看这田干地旱的,秧苗都吃不到水”……今年4月,文多奇在西山片区下元珠村走访群众时了解到,由于早春干旱加上水渠年久失修,导致沟渠供水严重不足,农田面临减产风险。文多奇当天就实地勘察水源,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借调抽水设备,并带头踏入渠中清淤疏堵,引水入田。此后连续半个月,他参与轮班管护抽水设备,保障了农户耙田插秧的顺利进行。
临时抽水虽缓解了燃眉之急,但文多奇深知,唯有系统根治灌溉顽疾,才能长久守护农田命脉。他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县、镇人大机关,并联合其他代表开展深入调研,对西山片区水利设施开展全面摸底。连续半个月,他走遍13个村民小组,持尺丈量每段水渠,详细记录淤塞、渗漏及老化点位,访谈农户与专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基于扎实调研,他系统撰写《福堂镇永丰村西山片标准农田引水灌溉情况调研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灌溉系统存在的设施老化、渗漏严重等突出问题,并提出“新建泵房管道引水”等长效建议,对项目实施可行性、资金预算、社会效益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论证。这份凝聚着实地调研心血和民情民意的报告,最终凝练成《关于加快永丰村西山片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正式提交县人大常委会。
“水利灌溉关系到整个片区农户们一年的生计。”文多奇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等承办单位对接协调,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多次参与勘测选址、优化方案、监督建设环节,并就建议落实中的具体细节进行反复磋商论证。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他坚持一线履职,既当建议的提出者,又当落实的监督者,为确保项目建设早日落地、惠及于民而不懈努力,全力争取让千亩良田早日“喝上水”,从根本上解决片区农田的“渴”难题。
坚守一线监督 修道路保出行
在连山,Y814是永丰村西山片区13个自然村的出行要道,是村民群众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的交通主动脉。但多年来路面破损、夜黑无灯,“出行难、不安全”成了群众最大的揪心事。文多奇回应群众呼声,多次前往现场考察,并提出相关建议,切实推动道路黑底化和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建设落地。
目前,该路段黑底化工程施工队已入场,太阳能路灯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文多奇更是频繁现身施工现场,查验沥青铺设厚度、核对材料质量、紧盯施工标准,用他的“铁面”监督和为民初心,守住百姓的出行安全,确保让“放心路通起来,暖心灯亮起来”。
除此之外,他积极运用“随手拍”实时履职方式,在路上看到垃圾堆积、道路破损、水利淤塞和公共设施隐患等问题,立刻拍照记录、列表建单、梳理关键、转交督办、跟踪整改,推动一大批“小微难题”实现“马上办、现场改”,得到快速解决。
“人大代表就要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文多奇将履职脚步深扎于田垄乡间、奔走于项目现场、躬身于百姓身边,以笃行实干的工作作风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办事,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沈倚蕾 陆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