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产业有序转移专场|熊文渊:激活省职教城引擎,驱动清远产业转移“加速跑” - 清远市人大网(新) - /info/9000218464 清远市人大网

清远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产业有序转移专场|熊文渊:激活省职教城引擎,驱动清远产业转移“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5-09-11 09:43 来源:平台管理

清远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产业有序转移专场|熊文渊:激活省职教城引擎,驱动清远产业转移“加速跑”

 

本网讯 99日上午,清远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产业有序转移专场)召开。会上,广东省职教城(清远)产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熊文渊围绕以“激活省职教城引擎,驱动清远产业转移‘加速跑’”为题作交流发言。

“清远产业转移主平台的实践表明,广东省职教城的快速发展与清远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领跑全省相辅相成,形成了‘职教兴城—产业强市’的良性循环。”熊文渊认为,清远以省职教城为核心,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产生了“产教融合、以教聚产、以产聚才”的乘数效应,为珠三角产业向清远有序转移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治理保障。

熊文渊表示,产业有序转移与省职教城建设互为支撑。职教供给为转移企业提供了可预期的人才土壤,增强了企业技改投入意愿,稳定了员工就业和消费,使经济运行更加顺畅高效。从产业转移的动力视角看,劳动者素质是决定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因素。产业和人才相依相生,只有实现良性互动,清远高质量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省职教城是驱动清远产业转移‘加速跑’的关键‘引擎’。”熊文渊表示,高等教育集聚所形成的人才培养规模效应,可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成本和高技能人才雇佣规模,进而有效削减企业经营成本。高校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促使产业集聚向纵深拓展,大幅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此外,省职教城的高校集群发展,在改善清远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省职教城形成的轨道交通和汽运交通网络,降低了产业转移的物流交通成本;高校聚集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物质和知识的有效流动,有助于改善“软”营商环境。大量高校高层次人才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专业支持,有利于提升政府决策效能,改善政策环境。

“进一步发挥省职教城作用,助力产业有序转移,应构建‘政府主导+资源牵引+治理结构优化+多核联动’的实施路径,形成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强大合力。”熊文渊进一步建议,要做好“加法”——转化优势,打造生态。完善省职教城基础配套设施,建立省职教城人才信息库和清远市产业人才需求热力图,实施“需求清单—专业调整—实训强化”联动机制,做到链式对接、链式培养、链式服务。设立“清远市高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完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完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设立子基金专项支持产教融合项目。要做好“减法”——革除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省职教城治理体系,构建“政—校—企—研”协同机制。深化政务服务“极简审批”改革,设立“产教融合绿色通道”,强化产教融合要素保障“降本增效”,建立产教融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市域产教融合智能服务信息平台,降低产教融合成本;建立合规指导机制,编制《产教融合合规指引手册》,设立产教融合仲裁中心处理校企合作纠纷;制定《清远市产教融合促进条例》,完善企业参与办学成本补偿机制。要做好“乘法”——放大经验杠杆效应。依托省职教城改革试验田,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示范区。加快复制推广省职教城院校探索出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产教融合行业共同体、特色产业学院、“企业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创新“飞地 +”多元联动模式,引导产业园区(县区)与高校共建产教融合飞地园区、特色产业学院、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含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加速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实用技术转化。要做好“除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据不同园区、县区发展阶段和学校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立高校“竞争—合作”平衡机制,实施差异化定位引导,根据清远“3+5”产业集群,实施“一校一产”差异化发展策略。

“面向未来,以省职教城为枢纽,持续深化资源编排机制、产教融合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与城市治理机制的系统创新,清远完全有条件将省职教集群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出一条教、科、产、城深度融合的‘清远路径’。”熊文渊说道。

 

 

许甜 李思靖

地址:
清远市人民二路18号市机关办公大楼1号楼
联系我们:
qyrdb@21cn.com
版权:
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清远人大官方微博
清远人大官网微信